白蚁是一类生存繁衍能力极强的社会性昆虫。它们通常以纤维材料为食,其为害涉及到房屋建筑、档案图书、纺织品、农林植物,甚至交通设施、电讯设备、武器弹药等方面。我国白蚁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20~25亿元。白蚁对文物古迹、堤坝水库等造成的毁坏则难以用经济数据进行评估。
防治白蚁危害的策略归纳起来有2种:一是预防,二是灭治。白蚁的灭治方法又有许多种,如药剂喷洒、薰蒸、人工挖巢、灌药液泥浆、投放毒饵等。毒饵诱杀法适用性强、根治性好、用药省、环境污染小,近年来备受人们的青睐。
诱杀方法
目前国外多采用“监测-诱杀”(monitoring-baiting programme),或者称为 “诱集-释放-杀灭”(Kletch, 1996; Su et
al., 1998)法开展白蚁诱杀活动。采用此方法时,先在土壤中建立若干观测站,可以在100m2的范围内设置3~10个观测站(Rambo,
1999),随后定期普查,发现有观测站被白蚁袭击时,用盛有毒饵(通常是慢性毒剂)的容器替代之。为了加速药剂的传播,施药者通常将观测站中原有的白蚁收集起来,放入占据其位置的盛药装置中。如果该盛药装置在下一轮的普查中仍有白蚁,则需继续施药;如果盛药装置中已见不到白蚁,可将其取出,将观测站重新植入。观测站可长期植入土中,受到攻击后及时施药,确保特定区域内长年无白蚁危害。
填料和载体
毒饵剂通常以木粉、纤维素等不定型物作为填料,或者以纸质纤维、木块等纤维质有形物作为载体。Wang(1984)比较了金刚藤根、蕨菜的茎和叶、杉树球果、白栎树叶、苦楝树皮、蔗渣、麦杆、稻杆等材料对白蚁的适口性,发现白蚁最喜欢金刚藤根,而蕨菜叶和杉树球果也很受白蚁欢迎。Abensperg(1995)比较了不同饵料对白蚁的吸引力,供试材料包括以红柳桉树、异色桉、辐射松、花旗松、巴土树制成的木桩,以及红柳桉树锯末和纸卷,作者发现异色桉引诱力最强,红柳桉树粉引诱力最差。
在普通饵料中添加蔗糖和酵母,能够显著增加其对白蚁的吸引力(Rambo, 1999)。
20世纪60年代以来,人们陆续发现白蚁对多种天然和人工合成物呈跟踪反应。这些物质被称为“跟踪信息素”。它们按来源大致可分为三类:一类是人工化合物;第二类是白蚁自身合成的激素类物质;第三类是从白蚁取食场所的腐木中提取的化学物质。腐木中有一种导致木材腐败的担子菌,学名为密褐褶孔菌Gloeophyllum
trabeum (Pers. ex Fr.)。Esenther等(1961)最早发现遭受该菌侵染的腐木提取物对散白蚁Reticulitermes
flavips显示跟踪活性。后来人们用密褐褶孔菌侵染过的木块或木质纤维制作饵剂,提高了饵料对白蚁的吸引力。Ohmura 等(1995)的研究证明,
密褐褶孔菌或其分泌物中含有一种次生性物质,
其结构与广泛存在于鼻白蚁中的跟踪外激素(Z,Z,E)3,6,8-十二碳三烯-1-醇[(Z,Z,E)3,6,8-dodecatrien-1-ol]相同。